情绪好的老人能长寿

  长寿与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之间关系密切,这一点在我国古代早已就有明确认识,现代医学也已不断证明,当人处于不好情绪和恶劣心境时,可以引起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紊乱,进而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。譬如,当人在忧郁、悲伤的时候,最明显的反应是毫无食欲,端起嘴边的饭菜一口也吃不下去。又如,在发怒、精神紧张、心情焦虑时,能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升高,如果原来患有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的老年人,此时就很容易诱发脑出血,所以情绪对长寿有着明显的影响。 从长寿老人的实际调查材料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。根据国外对575名百岁老人长寿经验的调查材料显示:“所有的长寿老人都不畏惧死亡,而具有乐观的情绪”。我国各地对长寿老人所做的调查结果也同样表明:绝大多数的长寿老人性格开朗、积极乐观、情绪稳定。有的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,也能看的明、想的开,“随遇而安,自强不息”。总之,这些材料都一致说明,长寿者都心胸宽广,经常保持乐观情绪,在生活上知足常乐,并善于处理社会、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各种矛盾,善于化解心理上的暂时不平衡。 在不断变化的快节奏社会活动中,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,而老年人应付复杂的应激能力,承受心理负担和压力的能力都有所减低。在生活中碰到各种问题时,所产生的心理、情绪的变化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。如果老年人经常沉浸在恶劣的情绪之中,就会导致生理失调,进而引起病理变化,无病得病,有病加重。因此,老年人一定要善于调整自已的情绪,使心情经常保持在愉快。平和的状态,避免过分忧愁、暴怒、悲伤。快乐的情绪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,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。医学实验证明:笑能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,进而引起内啡肽增多,使人产生欣快感,起到精神兴奋、消除疲劳的作用。因此,经常保持乐观情绪是健康长寿的很重要秘诀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