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理的膳食有益于老年人健康

  讲究饮食卫生是减少疾病发生和延长寿命的重要条件之一。人进入老年期以后,人体的生理功能日趋减退,新陈代谢变慢,消化功能也随之减弱。要保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,就必须按照老年人的生理特点,适当加强调整,合理安排日常饮食,以使各种营养成分达到综合平衡,全面满足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需要,延年益寿。

 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弱,消化功能较差,所以更需要营养丰富、易于消化,美味可口的膳食,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的总热量,应视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,以不致肥胖为度,否则老年人的体重增加将加重心脏负担,对健康是不利的,应特别注意。

  老年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以消耗为主,需要大量蛋白质来补偿身体蛋白质的消耗,所以,蛋白质的补充在老年人的营养中尤为重要。但过多的蛋白质对老年也不适宜,会消化不了。如果有肝、肾病的时候,还会加重肝、肾的负担。每天蛋白质的摄取量大约在120-150克为宜,且应以新鲜动物蛋白为主。

  老年人膳食中的脂肪,要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的植物油,少吃中性油脂,如猪油、牛油,以减少中性脂肪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引起的血脂过高。

  我国传统主食以大米、面粉为主,近年来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这种膳食结构也正在不断变化,人们更多地食用富含蛋白质、脂肪的食物,以有利于人体素质和寿命的提高。不过,根据习惯,老年人的主食量最好掌握在摄入总热量的1/2左右。此外,要多吃新鲜蔬菜和含纤维比较多的蔬菜、水果以及海产品等,以满足老年人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需要。食品不宜过甜,更不宜过咸,特别要注意食盐的摄入量控制。饭菜要做得较烂,易于消化。少吃油炸、过于油腻和刺激性食物,如辛辣、过凉或烈性酒等。饭菜要多样化,不要偏食。老年人的饮食要有规律,一日三餐总的原则是,节制晚餐,满足中餐,吃好早餐。每餐不要吃得过饱,七成饱足够。条件许可时可以考虑少吃多餐,每天吃五顿。总之,老年人的膳食要全面、合理,对长寿大有益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