氧疗

氧气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。它是生命之源,空气中正常的氧含量为20.94%,虽然看不见摸不着,但可以与生命划等号。如果空气中没有氧气或氧含量低于8%,只需要几分钟,生命就将不复存在。氧气对人体的各项功能和新陈代谢有决定性作用,氧气与我们息息相关,没有任何东西比氧气对人的生命更重要了。

那么一旦人体氧气不足,会有什么反应呢?哪些情况会造成缺氧?缺氧之后又如何补氧?缺氧常见的症状有:头昏、头胀、头痛;耳鸣;视物模糊(眼花);胸闷、气短、心慌;乏力、易疲劳;嗜睡;睡眠障碍。如果有这些情况发生,您就应该警惕,是不是缺氧了,赶快活动活动,开开窗户通通风,到室外走一走。长期缺氧,也就是慢性缺氧会造成记忆力下降,注意力不集中,反应能力下降,免疫功能下降,或发生其它的一些合并症。

人体的缺氧是怎么造成的呢?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缺氧了?缺氧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两大部分。 一部分是外部原因:周围环境因素造成缺氧;另一部分是内部原因:人体自身有问题,得了某种疾病或处于某种状态,引起缺氧。

外部原因——环境因素:

1.如果环境中氧气含量少,会造成缺氧。空气稀薄的高原、地下室、地窖、缺乏通风的室内。

2.如果环境中存在有害气体,这些有害气体可能造成人体缺氧,比如说一氧化碳。一氧化碳进入机体会和血红蛋白结合,挤占氧气的位置,造成严重缺氧。

内部原因——一是机体得了某种疾病,氧气在体内的运输出现问题,会造成缺氧;一是机体消耗的氧太大,造成相对的缺氧。 1.造成缺氧的疾病,氧气在体内运输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都会造成机体缺氧。

肺疾病如:肺炎、肺间质疾病、肺纤维化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肺肿瘤等造成氧气进入的障碍;

贫血的病人血中携带氧气血红蛋白减少,造成氧气的运输障碍;

心力衰竭、休克引起全身供血不足,同时也会伴随着供氧不足;

局部的血液供应障碍:栓塞、血栓、动脉硬化等会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。常见疾病包括:冠心病、脑梗塞、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、突发性耳聋等。

很多健康人在特殊的状态下,消耗氧过大,也会出现相对缺氧的情况,第一,脑力劳动者。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1/ 5~1/4,是身体需氧“大户”,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所需氧量还会增加。如果脑的供血供氧完全中断,在60秒内,脑细胞就开始停止工作,大约4~5分钟,脑细胞就开始死亡,6~10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大脑损伤。所以,对于脑力劳动者、学生、棋类运动员都可能出现大脑相对缺氧引起的大脑疲劳。 第二,无氧运动者。当从事某些剧烈运动如:举重、短跑、投掷,瞬间需要大量的能量,正常情况下吸入的氧不能满足身体此时的需求,机体就会处于一种缺氧状态。无氧运动后,疲惫不堪,肌肉酸痛,持续数天才能消失。目前,有许多运动员都使用便携式氧舱来缓解疲劳,恢复体力。 

如何纠正缺氧,就是怎样来补氧呢?

补氧的方法有三种:呼吸新鲜的空气,经济实惠;常压吸氧,方便易行;吸高压氧,高效,但需要专门的设备。

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:每日开窗,通风换气;经常到大自然当中;久坐后,适当运动。

吸常压氧气纠正缺氧。可以到医院的诊室吸氧,也可以在家使用便携式家庭用氧。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,在家里吸氧的人越来越多了。家庭氧疗对于缺氧的患者有许多好处。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已经普遍开展“长期家庭氧疗”,这种治疗方法

针对慢性缺氧性疾病,比如慢阻肺等。研究发现如果给这些缺氧的患者每天15个小时以上低流量的补氧,而且长期坚持,病人会十分受益。首先,可以纠正病人的缺氧状态;其次,缺氧纠正了病人可以完成一些简单工作,实现生活自理,提高生活质量;第三,可以减少合并症,如:红细胞增多症、血栓性疾病、猝死、肺性脑病等;第四,长期氧疗可以大大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,节省医疗费用;第五,长期氧疗能够延长病人生命。英国“医生研究委员会”报告了一项氧疗随访5年的结果,显示氧疗组病死率45%,非氧疗组为67%,同时也证实了长期氧疗可以延长患者至少3~5年的寿命。

氧气在2005年即被列入《药典》,按药品管理,属于药品,应有医生的处方,不能随意使用。但目前的用氧还比较盲目,缺乏医疗指导。而这种盲目地用氧不但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,还可能加重病人的病情。可能不需要用氧的用了;需要用氧的,可能用得又不对。比如Ⅱ型呼衰的病人,应该使用持续低流量吸氧,如果您看到病人喘憋得厉害,就把氧气开得大大的,就会害了他。因为高流量的氧会抑制他的呼吸,加重CO2储留,甚至造成昏迷。其次,进行长期氧疗还要定期监测相关指标,观察吸氧的效果,调整吸氧流量;吸氧用具要定期消毒或更换;长期吸氧一定要进行湿化,否则会对气道造成损伤。

不同的病人、不同的疾病应选择不同的补氧方法、不同的氧流量,在氧疗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注意事项,这些都需要有专业的医生来指导。